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要闻 - 
打好收官战|看第一书记这样强党建兴产业

发布时间:2020-07-28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图为党永虎正在查看花椒长势

 “我们施肥不能过量,这样会导致树体木质化不成熟……”盛夏时节,毕节市金沙县西洛街道申家街社区花椒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一名干部正在认真地向群众分享管护经验。

 他就是金沙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工作员党永虎,2019年8月,党永虎主动请缨来到西洛街道申家街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申家街社区位于西洛街道西面,距离金沙县城7公里,面积8.8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89户5824人。

 初到社区的党永虎一刻也没有停歇,迅速开展遍访工作,在社区田间地头以及群众家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党组织‘软弱涣散’、群众满意度不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初步了解社区情况后,党永虎深感责任重大。

 为找到破解难题的“突破口”,党永虎白天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基本情况和社情民意,晚上学习脱贫相关理论知识,合理制定帮扶计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永虎深知,要想发展好,必须发挥基层党支部先锋作用,让社区干部拧作一股绳。

 紧接着,他开始着手抓党建工作,通过健全完善资料,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邻里和睦、家庭和美、文明新风等工作,决心把队伍整顿好,让人心聚起来。

 身为党员干部,党永虎坚持社区涉及民生的大事小情、相关政策都要对群众公开化、透明化,消除群众疑虑。

 “现在社区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开支和政策,我们都清清楚楚!”社区群众黄大哥满意地说。

 在党永虎带领下,驻村工作组和社区干部主动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干部作风和干群关系得到了很大转变。

 “干部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晚上都在加班,工作积极性提起来了,大家对他们也更加地信任。”社区群众毛继明形象地说道。

 党建强了,人心也齐了。党永虎在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后,又把目光转到了产业发展上。

 “土地就这样空着吗?要千方百计地利用起来,为群众创收才行啊!”了解到社区土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党永虎组织社区干部开会研究,决定利用秋冬季节接茬发展蔬菜种植,提高土地产值。

 “东西种出来怕不好卖出去哦!”部分群众却因对市场信心不足,种植积极性提不起来,导致接茬种植推进迟缓。

 办法总比困难多。党永虎通过入户调查和讨论研究,做群众思想工作,最后决定以试点带动。

 “党书记带着大家协调争取项目和技术支持,还到群众家中宣传发动,并免费提供蔬菜苗子和种子,我们又多方联络销售市场。”驻村干部王国琴介绍,通过各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最终社区的500余亩蔬菜基地发展起来,为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银”。

 多面发展才能“百花齐放”。调研中,党永虎意识到发展花椒是个致富好路子,便主动协调引进了金沙鸿发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300余万元建成350亩无刺花椒基地。

 通过积极组织社区群众流转土地融入基地发展,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务工管护,社区每年支出土地流转费15余万元,基地建立来务工总支出近100万元。

 “现在好啦,自家2亩多土地流转给花椒基地,我们还能长期在这里务工增收。”谈起基地带来的“红利”,社区群众何德先喜笑颜开。

 今年以来,社区还发展了高粱2000亩、经果林1200亩、水稻140亩,并积极支持辖区内10余家企业发展,共为400多名社区居民解决就业问题,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

 “纪检监察干部来扶贫,就是不一样!”提起第一书记党永虎,社区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他的工作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如今的申家街社区,产业发展硕果累累,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乡风文明逐步改善,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最终,社区剩余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6人已全部脱贫,集体经济累计35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00元……这一个个可喜的成绩,离不开党永虎在驻村工作中的倾情付出。

 “从群众递来的茶水中、水果里,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满意。”党永虎欣慰地说。驻村来,他用苦干实干向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扶贫的“答卷”。

 2020年7月,因工作出色,党永虎被评为金沙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金沙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