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30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2020年11月30日 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精彩推荐
“今年我家种植了2亩优质水稻,在椪柑基地套种2亩辣椒,靠发展产业增收了7000多元。”日前,毕节市金沙县委第四巡察组在该县清池镇阳波村开展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时,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朝阳高兴地对巡察人员说。
“全村今年收割的生态大米有12万斤左右,产值在30万元以上。”阳波村村委会主任任贵华向巡察人员介绍道。
阳波村之所以能够找准致富产业,实现带动群众增收,还要从金沙县委第四巡察组的一次专项巡察说起。
去年10月,金沙县委第四巡察组对清池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聚焦扶贫领域政策措施、项目资金和扶贫产业发展等内容,着力找准问题,精准把脉,督促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巡察组来到阳波村走访了解情况时,发现该村近年投资实施的200亩野生天麻成活率不足30%,没有产生经济效益,项目濒临失败,当地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村‘两委’对扶贫政策掌握不透彻、前期对地理环境气候等调研论证不足、征求群众意见不充分……”巡察组通过深入村民家里拉家常、询问村干部履职情况等,了解到该村发展天麻产业失败的“症结”所在。
“请立即整改巡察发现的问题,利用好土地资源,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巡察组将问题反馈给清池镇党委和阳波村“两委”,要求对症下药,因地制宜,走出适合村情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切实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收到巡察反馈问题后,清池镇党委立即制定了整改措施,组织镇村干部到产业发展好的乡镇进行学习,吸取好的经验做法,拓宽发展思路。
“阳波村海拔低,环境和气候非常适合柑橘、生态优质水稻、茶叶、辣椒的种植……”为确保产业发展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清池镇党委邀请了农技专家实地考察和论证,并结合当地黏质土壤和气候特点,选准并规划发展600亩优质水稻。
找到产业发展方向,还需积极付诸行动。为充实村级工作力量,推动优质水稻产业项目落地,清池镇增派镇干部常驻阳波村,建强脱贫攻坚队。同时,通过干部入户走访宣讲产业政策,以土地流转费、入股合作社分红、在基地务工增收等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村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巡察整改,重在成效。在强有力的监督下,阳波村采取“村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发展的600余亩优质水稻和油菜接茬种植项目成功实施、喜获丰收。
如今,阳波村还发展茶叶2380亩、柑橘套种辣椒250余亩,产业覆盖了全村268户群众。其中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实现户均增收1.6万余元。
“发展产业给群众带来了红利,也使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9万余元。”阳波村村委会主任任贵华说,巡察整改不但推动了群众增收,今年村党总支也因脱贫工作出色荣获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
今年以来,金沙县委巡察办紧盯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实地走访等方式,目前已完成全县40个村级党组织整改情况监督检查,督促解决问题50余个。
“整改成效明不明显,群众最有发言权。”金沙县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跟踪督导,确保巡察问题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村村有提升,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按时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坚强保障。(毕节市纪委监委)
http://www.gzdis.gov.cn/show.html?url=system/2020/11/30/017781893.shtml
上一篇: 毕节:深入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有效落实
下一篇: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