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9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2021年4月9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精彩推荐
“现在有班上,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孩子,我下定决心好好干。”近日,七星关区纪委监委督查组到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服装生产扶贫车间开展回访时,搬迁户陶俊芬一边忙着缝纫,一边激动地说道。
几个月前,陶俊芬却因没有合适的工作,想“弃城不住”搬回老家。而让她决心留下来扎根于此,还得从一次监督检查说起。
今年以来,七星关区纪委监委统筹片区民生监督组、乡级纪委、村务(民生)监委会力量成立督查组,围绕脱贫后“四个不摘”、“六稳六保”、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情况等方面开展监督,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里环境很好,但没有稳定的收入,光靠每月的低保金,很难长住下去啊!”当督查人员来到陶俊芬家了解情况时,这位朴实善良的女人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经过深入交谈,督查人员进一步了解到,陶俊芬一家原住阴底乡,自丈夫去世后,她便一人照顾5个孩子,生活特别困难,好在有国家政策的关怀,一家人靠着低保金度过了难关。2019年7月,一家人从大山搬到了柏杨林安置点。
来到安置点后,由于要照料孩子读书,陶俊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面对5个孩子的吃穿用度,她很担心在城里“住不下去”。
了解问题后,督查人员立即将该问题反馈柏杨林街道党工委,要求尽快拿出具体措施,推动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
柏杨林街道党工委针对督查组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就业服务中心、扶贫办、党建办、民政办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同时,该街道还举一反三,发动社区“两委”干部力量,深入群众家中,对未就业劳动力情况进行再摸排、再走访,并组织就业服务中心人员对辖区内企业用工时长、工资发放方式等特点进行分层分类整理。
柏杨林街道党工委结合劳动力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特点,采取上门推荐岗位、现场观摩企业等方式,帮助辖区内200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陶俊芬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这里上班时间很灵活,有时还可以带回家做,这样就可以一边照顾家里,一边抽时间做工,每月拿2000元的工资不成问题。”陶俊芬说,在扶贫车间工作很是满意,以后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在在城里拼出“一片天地”。
“为了能让扶贫车间长久运营下去,柏杨林街道以支部引领、社区参与的方式进行管理,采用订单销售模式,把生产出来的服装销售往上海等大城市,不仅大大降低了车间运行成本,还能确保车间持续产生效益,保障工人有稳定收入。”该街道扶贫车间负责人周云阳介绍,仅辖区内就建有5个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
“下步,将持续围绕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情况强化监督,以有力有效的监督推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七星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毕节市纪委监委)
链接:http://www.gzdis.gov.cn/show.html?url=system/2021/04/09/0178749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