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基层干部身处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需要常态化“充电蓄能”。但笔者发现,现实培训中,有的单位“闲人代训,能人不训”,急需通过培训提升能力本领的业务骨干长期漏训,不在一线的闲职干部反而“逢训必到”。
越是重点部门,越是工作繁忙。一些基层干部脱不开身,即使参训也还要完成本单位任务,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于是,有的部门便将“闲职”干部列为培训“专业户”,每次参训的都是熟面孔。同时,由于部分培训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干货不多、学用脱节,一些基层业务骨干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常会找不忙的同事代训、替训。
在职培训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于事业发展、于干部成长皆必不可少。解决业务骨干缺训的问题,重在革新机制、创新形式、更新内容。比如,把握不同岗位的干部特点,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点单式”培训,收集分析基层干部的具体需求,形成“培训菜单”,做到缺啥补啥、用啥学啥。再如,完善点名调训和补训制度,可以建立年轻干部培训信息库,将长期未参训干部作为优先培训对象,帮助“补短锻长”,破解“没得训”“经常训”等不均衡问题。
让基层干部“磨刀”“砍柴”两不误,干的都能学、学的都有用,学习培训必能发挥更大作用。(摘编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