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标志着这场发轫于基层、深耕于民生的改革实践,经过3年多的基层淬炼,正式从试点探索迈向制度化、常态化新阶段。曾经“跑断腿、磨破嘴”的政务服务旧景已成历史,“一网通办”“数据跑路”的新体验融入日常。这场以“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现代化的改革,正成为观察中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改革成效的本质,是政务服务治理效能跃升。衡量改革价值,最终要看是否真正解决问题、改变生活。“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成效,首先就体现在企业和群众“体感”的显著变化上,例如企业开办“一窗受理”半天办结、教育入学在线提交电子证照“零跑动”……更深远的改变,是市场活力的系统性激发。营商环境是企业的生存土壤,政务服务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状态。
这种转变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政务服务逻辑的根本转变,即从“部门端菜”转向“群众点菜”,从“材料堆砌”转向“数据赋能”,“一类事”集成服务成为常态、全国通办成为惯例。这一变革不仅优化了办事流程,更重塑了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模式。
“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温暖,更探索出符合国情的政务服务现代化路径。未来,尽管在实现数据共享彻底性、需求响应精准性等方面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这场改革必将继续释放治理效能,让“办好事”的过程温暖人心,让“办好事”的结果惠及万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能。(摘编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