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要闻 - 
贵州日报评论员文章丨习惯过紧日子,才能长久过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5-08-24

来源:贵州日报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修订实施后,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但也出现了一些误解,把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与激发干部工作效能、带领群众过好日子、大力提振消费对立起来。这种偏差,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纠正。

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不是不花钱,而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不是一刀切,而是要做到精准地切一刀。切的是“三公”经费的随意,切的是超标的待遇,切的是困扰基层的负担,切的是华而不实的形式,切的是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一刀,必须切得干脆利落,决不能讨价还价、拖泥带水。

切下来的资金,要用在紧要处,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目的就是该花钱的地方一分不少。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这些刚性支出,必须不折不扣地保障。

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不是束缚手脚,而是减负赋能。《条例》为基层减负的导向十分明确。包括“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一律不予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等等,每一个细节规定,都是为基层减负松绑。有此硬性规定,才能让基层少花时间在接待陪同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推动发展上。

厉行节约过紧日子,既抓当前,也管长远。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宪法和党章都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相关规定。纵观历史,哪一朝哪一代,哪一国家哪一民族,不是勤俭节约、励精图治才得以兴盛?反之,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享乐奢靡之风盛行,则必然会走向衰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习惯过紧日子,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推动国家不断强大,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带领广大群众长久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