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要闻 -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读者在广州南国书香节展台翻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陆彩荣 摄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纪委监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学习交流活动。黄永佳 摄

河南省周口市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图为该市淮阳区纪检监察干部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李昆源 摄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干部要增强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围绕如何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李志勇。

如何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主要内容和篇章布局?如何理解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李志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

全书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分为18个专题。第一个专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贡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等。第二个专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第三个专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等。第四至第十七个专题,从经济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方面作出部署。第十八个专题“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重要举措。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特别注意其中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战略。譬如: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回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强调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概括了中华文化的突出特性,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结了对新时代就业工作规律的认识,对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总结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强调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要求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等等。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这也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是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植根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世界是可知的,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力量,把握历史主动,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世界是辩证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努力推动事业发展;世界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脉搏,在实践中回答时代问题;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中国共产党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世界是不断进步的,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六个必须坚持”为我们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一把总钥匙。这一思想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的地位至高、人民的情怀至真、人民的福祉至重是其鲜明特色,充分体现在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之中;这一思想生动体现着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贯穿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这一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这一思想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思想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这一思想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如何结合党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和第一卷至第四卷作为一个整体贯通起来学习?

李志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五卷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全过程,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探索、提出到发展的全过程,也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他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不能仅停留在记住一些概念和提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实践,中国共产党的一切理论创新都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学习理论,要联系新时代的实际学,结合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学,这样才能学得深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党的建设也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要从这些时代变化中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问题意识,把握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从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譬如,要结合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改革开放实践,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结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效释放内需潜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等实践,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要结合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等实践,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重要论述;要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要结合新时代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实践,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要结合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国际传播等实践,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要结合促进就业、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完善社会保障、落实惠民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实践,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结合污染防治、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等实践,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结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创新社会治理等实践,领悟总体国家安全观;要结合应对复杂外部环境、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实践,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要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实践,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等等。

正是因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生动的、鲜活的,是不断丰富、不断向前拓展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也必须是生动的、多样的、与时俱进的。既要读原文、悟原理,学准学全新时代以来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有字之书”,也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读精读透新时代以来实践创新、生动实践的“无字之书”,要善于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深刻领悟党中央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如何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

李志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生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通过理论学习,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才能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首先要原原本本学。既要全面读,也要有重点地读,原原本本、逐篇逐句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党的自我革命等重要论述。理念、思路、方法、举措,有的是书本直接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需要认真学习、反复揣摩、深思熟虑才能悟出来的。因而,“找”不是简单地对着书本去搜寻,而是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努力做到学之求深、信之求诚、用之求效。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基础上,找到相应的理念、思路、方法、举措,开拓理论通向实践的道路。

二是要融会贯通学。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理论创新和前四卷贯通起来,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是要联系实际学。理论本身就来自实践,理论最终还要回归实践。要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思想困惑,从书中找答案,看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把握好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深入了解具体实际和群众期盼,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科学理论转化成实际工作成效。既要反对照抄照搬、机械执行的教条主义,也要反对轻视理论、只重实践的经验主义,更要反对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

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譬如,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譬如,坚持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通过研究获得理性认识,不断探寻客观规律。譬如,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全局看局部,切实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事业。

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才能真正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里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蕴含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与方法。要把这些道理学理哲理学深悟透,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最后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动力,转化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风险挑战的斗争本领,这才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