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 
《贵州日报》“党风廉政”专版|专项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专项监督护航贵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㉓

发布时间:2025-08-14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重点工作,省纪委监委以专项监督为抓手,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高质量监督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

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清廉贵州”持续推出“专项监督护航贵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交流展现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强化监督执纪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图片

专项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专项监督护航贵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㉓

cb24a233-2039-4917-bc69-0fda1f95baca.jpg

毕节市金沙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县政务服务大厅税务窗口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龙秋冰 摄)

“补贴资金已兑现,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近日,黔南州罗甸县纪委监委到辖区某企业开展回访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罗甸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招商引资政策不兑现问题排查时,了解到该公司设备搬迁、投产等50余万元补贴尚未兑现后,随即将问题反馈至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并督促按政策兑现补贴资金。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省纪委监委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意见,围绕更好保障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全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紧盯营商环境堵点卡点,认真梳理企业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明确聚焦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务服务不到位、法治保障不到位、政商关系亲清不分4个方面突出问题,分板块、清单式列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不作为等24项重点整治任务靶向整治,推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贵州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6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345起、立案698人、党纪政务处分192人。

紧盯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查找影响经营主体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紧盯落实政策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打白条许空愿”不兑现政策承诺,“新官不理旧账”,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及时纠治相关问题,助推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信访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强化与财政、审计、统计、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衔接配合,推动形成监督合力。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信息技术手段,在工程项目招投标、投融资等重点领域,以及企业项目审批办证、惠企资金审批拨付等关键环节,开展数字化监督,增强监督穿透力。

派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单位履行好出资人和监管职责,将清理欠款工作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内容。贵阳市纪委监委将助企惠企政策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在减税降费、补贴发放等政策中暗设门槛、私设条件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督,逐一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遵义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集中监督、驻点监督、模拟办事、明察暗访、座谈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情况,及时推动解决企业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腐败问题对营商环境破坏性极强,必须以更大力度正风反腐,持续以政治生态净化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省纪委监委紧盯政商关系异化,“亲清不分”“亲而不清”“不亲不清”等问题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对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惠水县委原书记郑绍峰,六盘水市委原常委、盘州市委原书记付国祥,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代敏等一批政商勾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影响营商环境类案件“快查快办”、问题“边改边治”。

坚决查处多次围猎领导干部、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贿人。加大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追缴力度,及时纳入行贿人黑名单管理,坚决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推动建设良好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行贿人员432人、留置290人。

针对有的执法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涉企执法不规范,影响政府公信力问题,推动在全省开展“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乱摊派”行业歪风整治,以凌厉攻势查处滥用职权等影响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的突出问题及背后“责、风、腐”问题,以有力监督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贵阳市南明区纪委监委聚焦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辖区某街道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原中队长刘某利用职务便利,安排所属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故意刁难商户,借机吃拿卡要,多次向辖区企业、个体商户索要及收受好处费问题。刘某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今年1至7月,全省共立案2394件,党纪政务处分1195人,移送司法机关46人。

坚持查改治一体发力。紧盯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推动从根上治理。省纪委监委针对不少被查处“一把手”存在的违规插手干预问题,协助省委探索制定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从制度层面监督约束“一把手”权力行使;针对政商交往中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等问题,会同省委统战部制定并严格执行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推动规范政商交往行为;针对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推动相关省直单位健全完善全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引、全省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办理办法等一批制度机制。黔西南州纪委监委用好类案分析成果,督促投资促进、政务服务、工商联等部门健全完善项目服务闭环管理、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办理协作等4项机制,通过压实责任、规范流程,从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作者:马红梅

工作体悟

以监督“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近年来,遵义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良好的政治生态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求,把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作为护航省域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监督“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整合监督力量。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点多面广。实践中,我们坚持把整合监督力量作为护航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方法,突出横向贯通、纵向联动的思路,与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审计、巡察等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以全市15个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为重点,综合运用联动监督、明察暗访、专项巡察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治营商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连续两年聚焦营商环境部署开展专项治理、专项监督,督促指导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大项目建设、涉企惠企政策兑现、涉企政务服务等跟进监督,先后发现截留挪用、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522个。

强力查办案件。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我们始终突出狠抓案件查办不放松,分层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充分运用领导包案、指定管辖、提级办理、交办督办等方式加快处置办理,先后立案344件,党纪政务处分227人,一批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向管理服务对象索要赞助费等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的典型受到严肃处理,形成有力震慑。同时,高度重视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从严把关对民营企业的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使用,最大限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做实促改促治。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突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采取组织旁听庭审、摄制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会等方式,做深做实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推动从源头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针对查办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督监管缺失等深层次问题,向案件地区、案发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举一反三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扎牢制度笼子,不断压缩权力任性空间。(遵义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王翱)

地方实践
遵义市桐梓县:紧盯项目审批卡点靶向监督

“问题反馈后,很快就有相关部门的人对我们进行业务指导,我们及时备齐了办证资料并完成手续审批!”近日,遵义市桐梓县某工厂负责人对前来开展回访监督的县纪委监委干部介绍,目前工厂项目推进顺利,预计年底前投产。

此前,桐梓县纪委监委在开展营商环境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工厂正面临困难。“手续办不下来,后续的设备安装、投产计划等全都得推迟,既增加项目成本,更怕错失市场机遇。”该项目负责人满脸愁容。

发现问题后,监督检查组随即将问题反馈至县发改局,并进一步摸清项目推进的具体堵点。原来,该项目年初办理了立项、用地规划等建设手续后启动建设,但后期需办理环评、节能、安评等手续才能投产。然而,相关手续办理涉及发改、环保、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审批,所需资料多、程序复杂,跨部门协调难度较大,导致审批时间被拉长。

“必须尽快打通审批堵点,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时限,不能推诿扯皮。”期间,监督检查组全程跟踪督促,针对企业反映的具体困难,逐条梳理,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跟进、靠前服务。

收到问题反馈后,县发改局明确专人负责,主动对接各项审批事宜,高效规范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同时,按照规定将该项目申报纳入省级“5+3”机制,为项目顺利建设、投产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和保障。

今年以来,桐梓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紧盯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务服务不到位、政商关系亲清不分等突出问题及背后的“责、风、腐”问题,监督检查发现突出问题13个,问题线索11件。

具体工作中,该县纪委监委用好“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纪检监察室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聚焦政务服务“打折扣”、职能部门“慢作为”等问题开展重点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聚焦项目推进、政策落实等重点环节“靶向”监督;乡镇(街道)纪(工)委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嵌入式”检查,形成上下贯通的监督合力。同时,督促县发改局等职能部门靠前服务企业,创新“机制保障+资源整合+专班服务”模式,确保企业需求快速响应、项目难题高效破解。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桐梓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监督执纪问责的“硬举措”,护航营商环境“软实力”提升,让企业在桐梓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通讯员 董庆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