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之窗 -基层动态 - 
纳雍骔岭:廉政文化引领坪箐村民换新颜

发布时间:2019-02-01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围绕“廉化、绿化、硬化、洁化、美化”目标,以“廉政文化示范点”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既体现了个性亮点,又打造了农村特色,淳朴的村风民风与绿色的生态环境组成一个大大的“廉”字。
       做面子,村容旧貌换新颜。在村公路主干道上,制作了永久性廉政宣传标语,在电线杆和村寨路灯上悬挂以廉政为内容的路灯标语牌;在村民广场,廉政的主色与农村的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在民居墙上,绘制了廉政为主题的教育漫画、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公益广告等;在公开栏上,及时张贴民生资金、民生政策以及反腐倡廉宣传资料、警示材料等;在党员活动室,悬挂廉政提醒格言牌匾和制作廉政书签等。从外到内,通过做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面子”,营造着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
       强里子,百姓素养大提升。该村立足原始村寨布局,大力整治民居环境,夯实基层自主自治新实践,修建固定的党员和村民文化活动阵地,在党员活动室和图书室,配备廉政图书、报纸、杂志、红色经典书籍等免费供农民党员和广大村民阅读;在村中事务村民集中时间,用村级广播常年向村民播放时政新闻,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微信、QQ等新兴社交网络平台,广泛向村民传播廉政知识。“立体式”的普纪教育,村民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如何监督别人,村民的内在的文化素养大幅提升。
       固根子,人心向上争最美。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优秀农村民俗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春节联欢会、家风家训故事会等特殊节日和纪念日,开展适合村民特点的廉政文化活动,积极宣传反腐倡廉方针政策以及党规法规。利用农村脱贫攻坚“讲习所”、“党员活动日”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通过对村支两委和辖区党员上廉政教育课、通报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典型案例等方式,有效将廉政知识和廉政文化融入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带动和潜移默化影响作用。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全体村民比学赶超,体现出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和谐民风,以廉促德成了该村固有的“根子”文化。
       目前,以廉政文化为依托,该村所居住着的白族、汉族、苗族、穿青、布依族等516户2169人,建有高山茶园6970亩,紫荆花种植1300亩,打造百里樱花长廊、播撒波斯菊花带15公里,八月瓜种植300亩,皂角基地1000亩,布朗李种植300亩,核桃种植150亩,通村路10.8公里、通组路9.1公里、联户路改造471户,完成庭院改造133户,村民自发成立了21个专业合作社,建有贵州雾翠茗香农业循环生态园区,全村真正实现了由内到外的华丽蜕变!

(纳雍县骔岭镇纪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