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22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自成立村务(民生)监督委员会以来,姑开乡积极探索监督方式,突出“三个紧盯”,村务(民生)监督质量明显提高,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干部政治觉悟、服务群众、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作风有了根本性转变。
紧盯关键人。村里的关键人就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他们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哪家是什么情况是他们最熟悉不过,加上村里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们决定,因此,两个“一把手”是村务民生监督紧盯的关键人。利用每月的“三会一课”,着力加强党纪法规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学习,用学习的方式给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划出纪律红线,让他们有底线思维。同时,与村支两委负责人多交流一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时刻咬耳扯袖,让他们觉得监督无处不在,让他们从案例中吸取教训,逐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通过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廉洁自律、以身示范,从而带动村支两委班子作风整体转变。
紧盯关键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里的事纷繁复杂,在村里开展监督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紧盯。如、农村危房改造、冬春救助粮发放、低保户的评定、惠农工程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村务财务公开等等,这些就是要紧盯的关键事。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监督村支两委执行好民主集中决策制度是关键,要做好工作中小事相互通气、大事开会决策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更加公平公正地落到实处。
紧盯关键节点。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村支两委,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体现在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上,因此,紧盯政策落实过程中每一个关键环节至关重要。农村有句俗语:“不要等强盗去了才夹壁头”。意思是说不要等出现了错误才问责,这体现了事前事中监督的重要性。如冬春救助粮发放,如果以现金形式发放,只要监督好救助农户的评选和公示环节就行;如果以实物发放,那评选、公示和发放环节都要进行监督。再如村务财务监督,首先看是否执行了财经纪律、是否做好预算、两委班子是否做好沟通、是否定期公布收支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