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8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我要举报我们村的副主任周某军,他把应该享受扶贫政策的人拒之门外,好处都给自己和亲戚”。近日,威宁自治县迤那镇青山村一名群众气喘吁吁跑到村级民生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民生监督员卯升品耐心接待了他,并细心作了记录。
事不宜迟,卯升品立即召集另外两名民生监督员,进一步核实群众反映的情况。
当天,他们找到村副主任周某军时,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我是村干部,你一个小小的民生监督员,有什么资格监督我?”周某军的语气里充满了对民生监督员的不屑,不但不配合工作,还理直气壮耍起了“村官”的威风,威胁卯升品他们不但不准监督他,还不准向上面汇报情况,“你们要是敢乱整的话,以后大家不好相处哦!”
“群众信任我们,才选我们当村里的民生监督员,村里凡是涉及民生的事情,我们都有权代表群众进行监督,不能因为你是村干部就不管不问。”面对周某军的强硬和不屑,卯升品没有丝毫退缩。
见“威逼”手段行不通,周某军改变了策略,邀请民生监督员去家里吃饭喝酒,“乡里乡亲的,何必为这事撕破脸。有事坐下来商量嘛,山不转水转,说不定我以后也可以帮你们什么忙呢!”
“请你先配合我们把群众反映的事了解清楚再说。”卯升品拒绝了周某军的邀请,坚持按民生监督员的职责办事,周某军无计可施,只好对卯升品一行说了实话。
原来,周某军在识别贫困户的过程中,故意不精准识别,明知自己的舅舅冷某某属于退休干部,每月有固定退休金,不符合贫困户识别的相关政策,他却利用职务便利,硬将冷某某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列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名单。成功把舅舅列入搬迁名单后,周某军更加胆大妄为,手中的权利变成了他为亲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把自己一家人全部列为扶贫对象,一个不漏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因为搬迁安置点靠近县城,他想通过这种手段把亲人们都变成“城里人”。
“你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到群众利益,哪怕我跟你是生活在同一个村几十年的乡亲,我也不能包庇你。”卯升品立即将情况向镇纪委汇报,镇纪委迅速介入调查。经过镇纪委调查,卯升品初核的情况完全属实,周某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他给予亲人们的所有“福利”被依规依纪取消了。
像卯升品这样的民生监督员,威宁自治县共有1935名。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纪委监委组织全县41个乡镇(街道),在所有村(居)推行民生监督员工作,由群众自主推选2-3名民生监督员,监督本村(居)民生资金、民生项目实施、村级“三资”、村(居)干部廉洁自律等情况,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实现360度无死角监督。
截至目前,威宁自治县民生监督委员共发现问题2237个,整改完成1694个,移交纪委立案45件,党纪政务处分48人,协调化解群众矛盾1350人次,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