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30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朱书记,快进屋来坐... ...”近日,在织金县阿弓镇大桥村,还没等朱克江走近家门口,村民肖天志就热情地迎上前来打招呼。
2018年8月,朱克江从织金县纪委监委来到距离县城61公里、地处大山深处的阿弓镇大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两年多来,他与村“两委”一道,积极带领群众兴产业、拔穷根。
“这个第一书记应该干不出什么名堂来,过不了几天肯定就走了……”刚到大桥村,身材瘦小的朱克江并不被村民看好,面对质疑,他没有退缩,而是决心在大桥村扎根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朱克江每天穿梭在村委会和群众家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他厚厚的笔记本写得满满的,记录着全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
“大桥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50岁以上的人只能在家种地和照顾老人孩子,除了种点包谷,基本没有什么产业,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 ...”
“村‘两委’班子成员都是当地的致富能人,都希望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而群众顾虑太多,一心只想发展传统种养殖业,致使该村的产业发展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 ...
很快,朱克江就找到了大桥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群众之所以不愿意发展产业,主要还是因为思想认识问题。”为扭转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大家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朱克江和村“两委”干部多次组织群众20余人到安顺市塘约村、遵义市三岔镇,织金县白泥镇、猫场镇等地实地学习产业发展和合作社建设等经验做法。
学习回来后,群众思想开始有了转变,纷纷表示想要发展产业致富,可是发展产业,资金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好不容易才让群众转变思想,点燃了发展激情,不能让大家失望,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朱克江和村干部多方协调,得到当地企业大力支持,很快就筹集了5万元的发展资金。
尽管存在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仍有部分群众担心发展资金被挪用。为规范资金使用,朱克江与村“两委”协商,成立了大桥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强化资金监管,彻底解决了群众的顾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大桥村,发展黑山羊养殖场1个、养鸡场1个、猕猴桃种植基地1个、樱桃种植基地1个、李子种植基地1个、草莓种植基地1个,开办生活超市1个,有效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带动作用,加强各个产业管理经营,依托电商平台促进产品销售,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餐饮业,拓展产业链,进一步化解产品销售难问题,着力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谈及大桥村未来的发展,朱克江信心满满。
下一篇: 七星关区德溪街道:抓住节点纠“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