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0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原本以为追不回来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家追回了2015年刺梨种植补助款3000元。”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营中岩社区村民刘某举高兴地向前来回访的鸭池镇纪委干部说。
事情源于今年4月,鸭池镇纪委对于干部作风纪律情况深入村组、农户家中进行走访监督。
“我们2015年的刺梨种植补助款,寨子里其他家都领到了,就我家3000元到现在一直未得。”监督过程中,村民刘某举向鸭池镇纪委工作人员反映了心里“烦忧”。
收到问题后,鸭池镇纪委随即成立核查组,对该问题进行核查,发现刘某举户2015年确实参与了退耕还林刺梨种植项目,但在镇财政所调阅的营中岩社区退耕还林农户款打款花名册中,刘某举的信息却“不翼而飞”。
“是否存在猫腻?”带着这样的疑问,核查组继续对营中岩社区退耕还林农户款打款花名册中信息进行反复比对,发现同社区另一个居民刘某军有两组打款信息。于是核查组决定找刘某军与当时的包组干部刘某了解情况。
经过深入了解,核查组才找准了问题“症结”。
原来,起初在上报刘某举退耕还林信息过程中,由于刘某的粗心大意,误将刘某举名字报成刘某军名字,因名字和账户不符,导致打款失败。鸭池财政所便将该情况反馈给营中岩社区要求核实重报,可由于人员信息较多,刘某在未认真核对的情况下,将问题账户替换为刘某军账户后上报,造成“张冠李戴”,这才导致刘某举户的补助款一直未得。
最终因工作不认真、走形式,包组干部刘某受到全镇通报批评、作出书面检讨、当面道歉的处理,并帮助刘某举追回补助款。两个星期的时间,刘某举的刺梨种植补助款3000元终于到了自己的手里。
干部作风好坏,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鸭池镇纪委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紧盯关键岗位、重点人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作风专项整治,动真碰硬抓整治,驰而不息转作风,把推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抓手,着力解决“躺平式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以严实作风为群众解难纾困,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目前,完善制度设计、细化工作流程2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