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1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盛夏的苟坝满目苍翠,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在青山绿水间回响。
6月11日及22日,“七一”建党节到来之际,省纪委监委组织委班子成员、省委巡视机构、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委机关各部门及直属单位180余名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分两批前往苟坝会议会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红色记忆,弘扬时代精神。
心灵的洗礼,行动的砥砺。苟坝的马灯永不熄灭,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永不止步,前往党性体检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是省纪委监委机关为干部“补钙”“提能”的必修课,也是省纪委监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规定动作。
一以贯之突出政治建设,坚决把“两个维护”落细落实,一以贯之加强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越建越强……省纪委监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朝着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目标坚定迈进。
拧紧学习发条
持续深入推进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日前,省纪委监委办公厅秘书处和综合督查处党支部“主题党日”会上,气氛紧张而又热烈。
“这本书告诉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努力实现一名青年干部的人生价值,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谈起近期阅读书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支部党员涂正鹏禁不住心潮澎湃。
“要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从忙碌中找到快乐,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会,启迪心灵的话语,给足参会党员勇闯难关、逐梦前行的信心。
热烈的讨论,碰撞思想的火花,深入的交流,汇聚攻坚克难的力量。读书心得共享与实践成果检验并重,是省纪委监委机关把“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成支部党员政治学习阵地、思想交流平台、党性锻炼熔炉的重要举措。
每月明确学习主题、下发学习重点、固定基本程序、定期督促检查……省纪委监委机关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主题党日质量的实施意见》,举办提升主题党日质量专题培训会、机关党务工作培训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调研。机关57个党支部拧紧学习发条,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思想,随实践而发展;能力,因学习而精进。除了固定的支部学习,省纪委监委机关不断探索机动、灵活的学习方式,坚持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严格执行临时党支部工作暂行办法,按照“应建尽建”的要求,在巡视组、审查调查专案组成立临时党支部。
“专案组能快速突破从江县委原书记张广渊案,临时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攻克了多个难关。”专案组临时党支部书记表示。
难关之一——案件查办过程中,恰逢省纪委监委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于人事调整、工作抽调等因素造成人员思想不稳定、工作衔接断档等问题。对此,临时党支部通过严肃的组织生活会,统一思想,寻找案件突破口。
难关之二——首次试用《监察法》中的十二项调查措施,专案组深感能力不足。临时党支部坚持每日一学,每晚召开集中学习会议,把《监察法》纳入重点学习内容。
“通过临时党支部深入学习统一了思想,提升了业务能力,案件才得以一举突破。”专案组一干部感慨。
“党支部虽然是临时的,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临时,要以党建工作带动各项工作。”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黄文胜表示,必须从政治高度把临时党支部建设抓紧抓好。
成立43个临时党支部,其中巡视组党支部26个,内部督查临时党支部2个,审查调查组临时党支部15个,全年共有510余名党员加入临时党支部……这是2018年贵州省以临时党支部建设带动巡视和审查调查工作的数据。
支撑这组数据的,是省纪委监委将临时党支部建设作为加强干部教育管理重要抓手的生动实践,更是省委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的坚定决心。
自身过硬,才能立信立威。围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年总要求,省纪委监委机关全面发力,不断创新方式和载体,推动“形”的重塑、“神”的重铸。
依托省委“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省纪委监委新时代干部讲习所,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处级干部集中轮训……一场场紧锣密鼓的学习培训,让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站位更高、方向思路更明、业务能力更强。
组织青年干部、新入职干部前往警示教育基地,通过“观、听、悟、议”等方式,强化党性修养……一次次深入人心的“洗礼”,让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政治本色愈加鲜亮。
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发设计集党务公开、党员学习教育于一体的“黔纪党建云”平台,把分散的党建工作“条数据”汇集成“块数据”……一个个方便快捷的数据模块,为机关党建插上科技翅膀。
严管与厚爱并重
党建搭“台”提升组织凝聚力
某县移民局纪检组原组长梁某某履行监督责任不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某区城管局监察室原负责人王某某不按要求处置信访件,受到政务警告处分……刀刃向内、清除害群之马,严防“灯下黑”,省纪委监委立场坚定、决心如磐。2018年,全省运用“四种形态”处理纪检监察干部34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人。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免疫力”……习近平总书记重点突出、直击肯綮的部署,为锻造过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指明了方向。
“要结合队伍建设年‘强化政治建设’的规定动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锤炼政治忠诚品格。”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斯洪东要求。
信任就是考验,要求就是号令。结合贵州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年的新部署新要求,省纪委监委制定《贵州省纪检监察干部“三个必须十五个不得”行为规范》,从三个方面提出“必须做”的高标准,从十五个方面列出“不得为”的硬底线,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
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自律,离不开严密厚实的日常监督网。省纪委监委机关党委设常务副书记由干部监督室主任担任,推动干部监督室与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形成合力,从严从实抓好纪检监察干部日常监督。
在培育工作作风上,省纪委监委制定《贵州省纪委省监委底线清单》,实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注重从细微入手,不定期开展上班纪律专项督查及工作作风自查自纠,收集日常工作错误、工作失误案例,举办委机关错情展,时刻敲响作风建设的警钟。
“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在从严管理干部的同时,坚持把‘人文关怀’贯穿于队伍建设全过程。”省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干部监督室主任李娟表示。
“组织的关爱是我战胜病魔、执着前行的坚实后盾……”6月18日,贵州省肿瘤医院,省纪委监委信息技术保障室一名同志热泪盈眶。
该干部身患疾病,家有老小,生活艰难。省纪委监委机关党委第一时间前去慰问,帮助解决家庭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养病。
生病住院必访、丧事必访、有重大困难必访、发生重大纠纷必访、突发事件必访,省纪委监委机关坚持做好“五必访”,着力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向心力。
真情走访,温暖人心;文体活动,凝聚合力。省纪委监委机关工会、青工委、妇委会齐发力,一以贯之以党建带群建,注重以政治文化引领政治建设、涵养政治生态,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文化生活,持续擦亮“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机关文化品牌。
“薪火传承迎五四·坚定信念跟党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活动,有思想、有灵魂。
“丰收硕果辞旧岁·欢乐祥和迎新春”迎新春文艺活动,有色彩、有温度。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展示纪检监察风采”首届职工运动会、“谈心得 促提升”青年干部思想交流座谈会……党建带群建,带出了新活力。机关党委结合干部兴趣爱好,组建了书法、网球等8个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开展文体活动,营造纪检监察干部健康向上的“八小时外”生活,推动干部深度融合。
6月30日,为进一步激励纪检监察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委机关组织召开省纪委监委机关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大会暨“七一”表彰大会,鼓励先进,激发正能量。
抓实机关党建,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今年1至5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19476件,立案7308件,查处省管干部28件28人。
精准帮扶暖民心
夯实根基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
6月骄阳似火,恰如雷公山麓雷山县大塘镇干部群众热火朝天的斗志。
走进九十九产业园区,生态茶园色泽青黛、雾霭弥漫,大棚里,蔬菜长势喜人。
“在家门口上班,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收入也不错,我也是有‘稳定’工作的‘上班族’。”在一旁采摘番茄的村民文鹏打趣说,“要是搁以前,简直是做梦。”
这样的笑声,见证着大塘镇脱贫攻坚的坚实步履,这样的画面,汇聚了多方力量。
大塘镇,山高坡陡,所辖的村寨大多处于雷公山偏远山区,交通闭塞,曾一度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也是省纪委监委的定点帮扶乡镇。可以说,大塘不脱贫,雷山难出列。
精准帮扶,充实帮扶队伍力量是前提。省纪委监委机关成立雷山县大塘极贫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夏红民同志以身作则,担任指挥长,仅2018年就先后7次深入雷山一线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难题。委机关选派5名优秀干部脱产驻扎大塘镇,同步开展扶贫协调督导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强督导、助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抓产业,活资源,为巩固脱贫成效提供有力支撑;细排查、严监督,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纪律保障。”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省委巡视办主任、省纪委监委脱贫攻坚指挥部前线工作队队长梁伟表示,工作队紧扣“督促、协调、帮扶”关键动作,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推动党建促脱贫。
前方奋力,后方给力,凝聚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省纪委监委机关不断探索创新,建立“党建扶贫结对”工作机制,开展党建扶贫“帮+督”专项行动,明确每一名委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帮扶大塘镇一个贫困村和两名贫困户,委机关各党支部均与帮扶党支部结成对子,机关党员定期深入结对帮扶村寨,开展帮扶工作,并向群众收集脱贫攻坚中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及时追责、问责。
27个党支部结对“帮+督”大塘镇32个村,与2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深入村组开展党建帮扶活动200余人次……2018年,省纪委监委机关党员干部穿梭大塘村寨间,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
“感谢你们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使得大塘全镇上下换新颜、展新貌,大塘镇2.5万名干部群众永远不会忘记这份重如山、深似海的恩情……”省纪委监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给大塘镇捐赠了160余万元发展资金,全镇群众联名写来感谢信。
用心用情用力真扶贫,赢得了贫困群众好口碑,更激发了帮扶干部“愿为”的思想自觉和“有为”的激情干劲。
“要整合一切力量、一切资源,凝聚所有精力、所有智慧血战到底,确保决战全胜!”在雷山县脱贫出列督战大会上,夏红民要求,必须尽锐出战,严格督查,铁面问责,确保大塘精彩脱贫,带动雷山顺利出列。
击楫中流更须奋进。朝着既定目标,肩负更高使命,工作队提高站位,聚焦问题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导。委机关凝聚干部合力,加强点对点帮扶,推动一切力量、一切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确保脱贫出列各项任务部署落实到位、精准达标。
在大力发展产业,积极争取多方帮扶资源的同时,省纪委监委机关坚持把“纪律保障”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严明纪律、强化督查,凝聚县、镇纪检监察力量,实现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关键岗位人员监督全覆盖,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干部齐上阵,啃硬骨头、涉险滩,迎来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18年底,大塘镇933户3347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14.56%下降到2.01%,达到整镇脱贫出列标准。雷山县累计实现脱贫11284户4606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9%,“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等脱贫出列核心指标全面达标。
今年3月,雷山县在省脱贫出列第三方评估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综合评分在全省今年拟脱贫出列的18个县中排名第一。4月底,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批准雷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待国务院扶贫办抽查考核,雷山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与成效。
如今的雷山,产业发展愈加丰盛,致富带头人队伍愈发强壮,贫困户依靠的臂膀愈发坚实,全面小康的梦想愈发接近。
根据省委安排,今年6月起,由夏红民同志定点联系从江县脱贫攻坚,定点指挥极贫乡从江县加勉乡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转移新阵地,省纪委监委以决战决胜之势,第一时间奔赴新战场,开启新征程。
【结语】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根本要求。
讲政治,就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建设的要求体现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融入到机关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要求必须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队伍的首要政治本色、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只有不断夯实政治忠诚的思想根基、激发政治忠诚的内生动力、捍卫政治忠诚的纪律底线,把政治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才能担负起纪检监察干部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
强化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是构建纪检监察机关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在强调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只有不断健全完善机关基层组织体系、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才能使机关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越建越强。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机关抓好抓实党建工作,必须始终将自身建设摆在机关党建的突出位置来抓,抓好“底线清单”和“行为规范”,把干部队伍建设年工作干到实处。只有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自律,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才能在忠诚干净担当上作表率,做讲纪律守底线知敬畏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