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正安‘摘帽’了!遵义实现全面脱贫!”新春伊始,随着最后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正安县脱贫摘帽,革命老区遵义800万老区人民实现整体脱贫。
85年前的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中国革命实现从“谷底”步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85年后,赤水河畔、娄山关下,革命老区儿女再一次创造奇迹,遵义市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71个贫困村精彩出列、92.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遵义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全员脱贫目标,一场关于脱贫攻坚的新时代战役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开启了胜利的篇章。
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在这场砥砺奋进、硕果累累的攻坚战中,遵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的殷殷嘱托,在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赓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大局,担当尽责、主动作为,持续深化拓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用苦干实干书写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纪检监察篇章,用实际行动同800万遵义儿女共同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闪耀遵义会议精神光芒的时代答卷。
市县乡三级联动、同向发力,把监督“探头”架到扶贫一线
“大伯,你家去年养牛的5000元补助款得了吗?”
“我家没喂牛,从来没领过啥子养牛补助款。”
2019年4月,凤冈县常态化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在何坝镇鱼塘村走访时,村民段某的一番话引起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警觉。凤冈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调查组,顺藤摸瓜,该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某的违纪问题随即浮出水面。同年7月,朱某因截留扶贫项目资金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这是遵义市将监督“探头”架到扶贫一线的一个工作缩影。近年来,为确保党的好政策一贯到底、精准落地,遵义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紧盯主体责任、政策落实、项目资金、脱贫实效等内容,通过民生项目专项监察、“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五个专项治理”、专项巡察等方式,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与不正之风专项整治。
“没想到问题解决这么快,我的5000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都追回来了!”在专项监察“回头看”时,绥阳县郑场镇村民李某某拉着民生监督组干部的手激动地说。
在财政涉农资金“一折通”专项监察中,绥阳县郑场镇民生监督组发现李某某享受的35000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被清源村村委委员秦某雁过拔毛,以“烟钱”的形式强行索要了5000元。最终,秦某被责令辞去村委委员职务,5000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物归原主。
到群众中去、到田埂边去,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遵义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和项目现场,带着问题走、揣着情怀访、扛着责任督,有力推动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必须跟进到哪里,要采取区域联动、交叉检查等方式,提高监督的精准度,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用在群众的心坎上。”遵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全市扶贫民生领域监督执纪工作会上强调。
脱贫攻坚的重心在基层、主体在基层、落脚点也在基层,针对基层扶贫领域监督事项多、力量薄弱等问题,遵义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明确专门的纪检监察室负责统筹协调开展本地区民生监督工作,构建了“市级统筹、县区主抓、协作联动、依托乡镇、村级延伸”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和“联动组联室联组+联乡镇纪委+联村(居、组)”的工作模式。在全市设立65个协作联动区和244个民生监督组,为2050个村(社区)配备纪检委员,“一竿子插到底”,将监督触角一直延伸至县、乡、村,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生监督网络。
坚持严查快处、露头就打,对动扶贫“奶酪”者决不手软
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律作风是保证。遵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聚焦产业扶贫、对口帮扶项目、扶贫工程推进、乡村振兴落实等重点环节,坚决查处扶贫责任落实不到位、“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不扎实等行为,特别是对胆敢向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伸黑手的严查快处、露头就打,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
“四天时间,就办结了这个案子,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了,这是合力攻坚的成果。”余庆县纪委监委在对关兴镇狮山村农户以虚假验收材料骗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问题线索的查处中,针对乡镇纪委力量薄弱、案件查处过程中人情干扰等困难,启动片区协作办案机制,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力量,几天时间就查清了关兴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某的违纪问题,张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推进脱贫攻坚,关键在责任落实。遵义市在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严格落实“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以严肃问责倒逼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好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责任。
习水县三岔河乡发展魔芋种植产业,顺江村党支部原副书记袁某祥、狮子村村委会原主任袁某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分别侵占群众入股村集体经济的“特惠贷”资金6.36万元、27.4万元。2019年7月,二人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9年9月,习水县纪委监委启动“一案双查”,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三岔河乡原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乡长王某实施了诫勉谈话。
同时,遵义市把“一案一整改”工作与做好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三会两书两公开”方式,说纪、说法、说责,从分析一个案例暴露出的问题,到剖析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既用身边典型案例教育身边人,又通过深挖问题根源,健全完善制度,从根本和源头上解决问题。
问责只是手段,落实责任才是目的。遵义市通过严肃问责,有效推动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切实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守责、担责、尽责,通过以上率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确保党的好政策更多更好地惠及贫困群众。
下沉一线、真抓实干助脱贫,主动成为脱贫攻坚护航人
湄潭县高台镇是遵义市纪委监委的定点帮扶乡镇。去年以来,遵义市纪委监委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深入调研、因户施策,出点子、谋项目、筹资金,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脱贫、生态脱贫等对策建议,帮助高台镇打好政策集合、项目集中、资金集聚、措施集成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组合拳”,累计为高台镇争取项目15个。2019年,高台镇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实现了脱贫摘帽。
“既然组织信任我,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2016年以来,遵义市纪委监委清风苑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彭佰万派驻高台村担任第一书记,颇得群众信赖和称赞。
该村马列组贫困户黄永江身体残疾,独自抚养一女,长期居住在简陋破旧的老式木房里。彭佰万不仅帮助其争取到3.5万元补助款用于修建住房,还积极帮助黄永江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协调4万元贷款,解决了其猕猴桃种植的资金困难。2019年,黄永江种植的8亩猕猴桃已实现年收入5万元,顺利脱贫。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批批如彭佰万这样的纪检监察干部,他们扎根基层,奔走田间地头,奋战在攻坚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纪检人的使命和担当。
遵义市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曾被称为“高原孤岛”,然而这个深度贫困村却因一位扶贫书记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遵义市纪委监委干部谢佳清自派驻竹元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挨家挨户走访,发动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组织协调修建通组公路21条40余公里,其中一条通村公路在悬崖峭壁之上,长19.8公里。扶志扶智扶产业,在谢佳清等驻村干部的努力下,竹元村因地制宜引进有机红高粱、核桃、脱毒马铃薯等产业,先后为村里争取项目30余个。2019年底,芝麻镇竹元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全村所有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事关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事关脱贫攻坚的士气人心,不能有半点投机和水分。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遵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效,在为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基础上,推进民生监督进社区,进一步延伸拓展普惠制民生的监督工作,保障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实。
关键词:“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为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群众身边,贵州省纪委统一部署,在全省启动了“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遵义市坚持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村寨进行走访,着力发现和查处脱贫攻坚工作不精准,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脱贫攻坚政策走样变形,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违规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
案例特写:摆起“龙门阵” 听出“弦外音”
赤水市元厚镇高速公路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某某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机获取的“收入”会在纪检监察干部走访过程中暴露。
事情还得从一次特殊的“龙门阵”说起。
在遵义市纪委监委开展的全市“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中,赤水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查找民生领域问题线索。
“现在高速公路通了,大家出行也方便了许多吧。”在元厚镇陛诏村,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在村口摆起了“龙门阵”。
“路通了,有些人也挣了‘大钱’!”
“是啊,有人只是提供了个名字和银行卡,就得了5000元的‘回扣’。”
得知是纪检监察干部走访,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
“提供名字和银行卡就有5000元的‘回扣’?”通过深入细致交谈,在掌握“高速公路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给村民向某某5000元回扣,冒用向某某的银行账户,编造虚假资料贪污征地补偿款”的问题线索后,赤水市纪委迅速成立专案组,通过查询向某某银行交易流水,以及高速公路指挥部土地征收补偿款发放表、土地现场勘丈登记表等账务资料,固定了李某某虚报冒领征地补偿款的证据材料。此外,调查中发现李某某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赤水市纪委监委决定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留置期间,一方面,专案组适时抛出证据,剑指要害,逐步攻破李某某心理防线;另一方面,通过让李某某学习党章、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敦促其交代问题。李某某从最初心存侥幸,到彻夜难眠,最终如实交代了其单独和伙同他人贪污国家资金40余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
“2010年,我到镇高速办任主任后,经常和做工程的老板们一起吃喝玩乐,我很羡慕他们挥金如土的生活,慢慢地心态失衡了,将手伸向了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走向了不归路……”他在忏悔书中如是写道。最终,李某某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关键词:专项监察
按照“见人、见项目、见资金”工作要求,每年由省级层面统一部署,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开展专项监察,从项目、资金源头开始,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梳理,查问题、找线索,着力发现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遵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民生项目专项监察,确保民生资金规范安全运行。
案例特写:“谁动群众奶酪,纪委就动谁”
“当初村里动员我们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和茶叶产业时,承诺补助的肥料一直没有兑现给我们……”这是务川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涪洋镇双河村开展民生项目专项监察走访群众时,接到的群众反映。
针对这一问题线索,务川自治县纪委监委立即进行集中分析研判,成立调查组赴双河村展开调查核实。调查组通过走访群众、翻阅台账、查看资金流水,仔细寻找蛛丝马迹。
“补助申报材料齐全,群众领取记录也有,但为什么群众却声称没有领到补助肥料呢?”带着疑问,调查组一行再次奔赴群众家中,向参与产业发展的群众了解情况。
“听说有几家领到了补助肥料,但是我们却一直没有领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政府的政策好,但是补助的肥料都被简某某私吞了,实在让我们寒心。”
……
通过反复走访调查,调查组将破解疑问的矛头指向了村民口中的村委会副主任简某某。
为了收集更加充足的证据,调查组深入产业基地进行实地测量,发现双河村蔬菜基地实际种植面积只有70余亩,与申报的100亩种植补助面积存在较大悬殊。
“有群众反映发展蔬菜基地补助的肥料和茶叶肥料没有领到,而且申报补助种植面积和实际种植面积悬殊较大,这是怎么回事?”调查组一行找到简某某。
面对调查组的询问,简某某知道已东窗事发,便老实交代了自己的违纪问题。
原来,简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在负责双河村茶叶管护肥料发放和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过程中,将没有发放完毕的肥料窃取用于自家茶叶基地使用。同时,以其他村民的名义虚报蔬菜种植面积,非法套取补助肥料,然后再以低价转卖肥料的方式获取利益。
经查证,简某某采取上述方式,先后贪污补助肥料共计915包,涉及金额9万余元。
2019年12月,简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相关违法问题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关键词:专项整治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省纪委监委坚持将专项整治贯通两批主题教育,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相结合,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遵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扶贫领域、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等4个方面21个问题,扎实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案例特写:“失踪”3年的保险理赔款回来了
“我们不仅讨到了说法,还领到了保险理赔款,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在遵义市桐梓县花秋镇木堰村群众座谈会上,村民潘武衡高兴地拉着县纪委监委干部的手说道。
和潘武衡一样,拿回保险理赔款的,还有木堰村的其他205户群众。
2019年9月,桐梓县纪委监委干部在花秋镇木堰村开展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大走访时,有群众反映该村村委会主任邹某某在负责群众农作物灾情统计中,漠视群众利益,未统计便以“零受灾”上报,导致206户受灾群众未得到保险理赔一事。
“真有这样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的干部?”收到问题线索后,该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核查组对问题线索进行核查。通过查看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很快查清了事情真相。
原来,2016年7月,该镇以政府补助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镇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时任村委会主任邹某某的宣传动员下,木堰村206户群众给庄稼买了保险。
刚好当年天气反常,群众玉米绝收,就在参保群众为政府帮助购买保险而满心感激时,负责统计该村灾情的邹某某为图省事,便上报镇农业服务中心“木堰村无农户庄稼受灾”,导致206户参保的受灾群众未得到理赔。
未得到保险理赔的群众多次上门向邹某某“讨说法”,但他都以“我们正在和保险公司对接”“再等一阵”等借口搪塞群众。直到2018年,邹某某才转变策略,主动认错,请求群众原谅,此事便不了了之,群众闷声吃了“哑巴亏”。
2019年10月,邹某某因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参保群众也领到迟来了3年的保险理赔款共计2.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