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恶痛绝,感受尤为深切。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部署要求,2024年4月起,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各级各部门以超常规举措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挖严查“蝇贪蚁腐”,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清廉贵州”客户端同步推出“正风反腐在身边”栏目,通过多种形式展现集中整治的生动实践和举措成效,敬请关注。
“我们几户的高龄补贴现在都领到了。”近日,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到城墙脚村走访时,城墙脚村村民冯某某高兴地说。
此前,紫云自治县纪委监委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松山街道城墙脚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某某在高龄补贴排查工作中不作为,导致17名老年人到龄后未及时申请高龄老年人基本生活补贴。最终,张某某受到严肃处理,17名高龄老人的补贴按期发放。
今年以来,紫云自治县纪委监委深入分析民生痛点难点,围绕6个重点补贴项目及退耕还林资金兑现等方面,部署开展惠民补贴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惠民补贴发放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问题。1至8月,发现惠民补贴补助资金发放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93件,立案59件。
惠民补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省纪委监委高度重视惠民惠农补贴领域突出问题,2024年把整治惠民补贴补助资金发放突出问题作为全省性重点整治项目,今年继续发力,将规范惠民补贴资金申报、审核、管理、发放问题作为省级重点整治项目,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深入开展大数据监督,强化案件查办,推动整改整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及时对2024惠民补贴补助资金发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评估,对主要做法、取得成效等进行盘点,全面分析检视存在的短板弱项,并召开座谈会组织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摸清整治工作情况。”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省纪委监委印发工作方案,细化整治内容,明确持续整治拖欠退耕还林资金问题,整治家电家居以旧换新突出问题以及惠民财政补贴领域相关问题,紧盯城乡低保、因户施策农业产业项目补助、农机购置补助与应用补贴等重点领域,凝聚监督合力,严查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深度整治行业领域顽瘴痼疾。
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准“小切口”,大力整治“地方病”。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纪委监委紧盯全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领域突出问题,统筹“区乡村”三级监督力量,成立三个片区联动监督执纪组,通过入户核实、数据比对等方式深化突出问题整治。毕节市织金县纪委监委选取涉林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作为“小切口”,强化与林业、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建立问题线索移送、联合办案、协同监督机制,通过数据比对、实地走访、查阅台账等方式,深挖涉林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背后的“责风腐”问题。黔南州独山县纪委监委通过“派单”方式,组成3个监督工作组,下沉乡镇(街道)开展“地毯式”监督检查,及时纠治惠民政策应享未享及背后的“责风腐”问题。黔南州纪委监委重点从因户施策项目补助、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7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纪委监委聚焦城乡低保、因户施策补助等“小切口”精准发力,挽回经济损失37万余元。
坚持把案件查办摆在突出位置。为拓宽线索来源,省纪委监委围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整治任务清单,督促指导各地各相关部门全面开展排查,深挖一批问题线索。同时,坚持开门搞整治,督促各地各部门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开通问题线索征集栏目,充分运用举报邮箱、专栏留言板、12345便民热线等征集群众诉求。针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干扰多阻力大的重点线索案件进行挂牌督办、攻坚突破。将208件惠民惠农财政补贴领域案件纳入各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包保,深化领导包案,带动深化案件查办。
数据赋能拓展线索来源。省纪委监委聚焦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集中统发省级目录,收集近年来民生资金政策相关文件资料,细化分析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研究建立“死亡人员领取‘一卡通’补贴”“低保待遇领取对象或其直系亲属为公职人员”等监督模型。为拓宽数据来源渠道,对历年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同时指导县级纪委监委推动民政、人社、财政、农业农村、卫健等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提供涉及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源数据,商有关省直部门提供行业全省数据,纵向贯通、横向联动不断充实监督数据库。今年以来,运用监督模型比对分析,发现惠民补贴相关异常数据后,转问题线索55件,立案24人。
2025年上半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在惠民补贴资金发放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资金以及在群众申领拨付资金的过程中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问题,立案2223人,留置22人,党纪政务处分1169人。
日前,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到寨英镇开展下访接访时,收到邓堡村拖欠土地流转资金问题线索。经调查核实,村支书邓某某将土地流转资金挪作他用和用于个人家庭开支,最终,邓某某受到严肃处理,拖欠的土地流转资金全部退还给群众。
全力推动把老百姓该得的钱都及时发给老百姓。省纪委监委推动省财政厅整合财会监督力量,分批对全省32个县(市、区)开展重点抽查,排查发现一批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完成应兑现退耕还林补助等资金。黔西南州纪检监察机关以查处辖区某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原站长挪用救助资金典型案件为突破口,深入整治政策不落实、职责不履行、侵占挪用等问题,推动各项救助政策惠及于民。
针对案件查办发现的问题,深化个案剖析、类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地方和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内控管理等制度,进一步从源头上规范堵塞监管漏洞。
派驻省商务厅纪检监察组推动驻在单位制定家电家居以旧换新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相关工作指引,建立商户准入、活动执行、监督检查制度机制,并会同公安部门专门梳理和明确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标准取证标准,为各级商务部门高效开展违规检查、线索移送提供指导,有效提升商务部门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化水平。贵阳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高龄津贴申报程序繁琐、补贴发放周期长等问题,推动印发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实现特困群体免申即享,新增受益老年人3000余人,惠及人数超过12万人。遵义市绥阳县纪委监委督促财政、农业农村、林业等相关部门制定完善产业奖补“一卡通”发放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等制度规范,推动实现常管长治、标本兼治。(作者:佘明凤)
工作体悟
深化惠民补贴整治 护航利民资金安全
惠民补贴资金是民生福祉的“保障线”。我们坚持把惠民补贴资金监督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铁的纪律守护惠民资金安全,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今年以来截至8月底,全市惠民补贴整治立案340人,留置9人,党纪政务处分247人,推动清缴追回及补发兑现资金惠及群众12.47万人次。
坚持以全链条政治监督压实责任。将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巡察监督重点,推动党委政府扛牢主体责任,督促财政、农业农村、民政、人社等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确保压力传导到“最后一公里”。全面梳理本地区惠民惠农补贴政策项目,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补贴对象,核实发放情况,为监督提供精准靶向。紧盯执行环节,围绕政策宣传、申报公示、审核发放全流程开展“嵌入式”监督,坚决查处执行政策搞变通、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行为,推动政策执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坚持以零容忍高压态势惩治贪腐。斩断一切伸向惠民惠农资金的“黑手”,督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补贴政策、资金发放等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持续拓宽线索来源,通过发布公告征集、信访举报排查、以案挖案深查、数据比对筛查等方式,全面收集问题线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及时反馈,形成有力震慑。紧盯补贴资金的申报、审核、分配、发放等关键环节,紧盯基层站所、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关键层级,紧盯管理混乱、问题多发的领域和地区,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典型案件实行提级办理、直查直办或重点督办,深挖背后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同时,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推动“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域”。
坚持以长效化举措推动系统治理。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推动监督、办案、治理贯通融合,从根本上堵塞漏洞、防范风险。针对案件查办和日常监督发现的制度短板,向相关地区和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补贴资金申报、审核、发放、公开、核验等全流程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管理规章制度化、程序流程规范化、操作权限明确化,真正靠“制度管钱、流程管事”。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惠民补贴资金未兑现、被挪用、被侵占等突出问题,推动财政部门建立补贴资金的审核监管机制,实现事前现场抽查审核、事中随机抽查、事后专项核查等全链条监管。强化数字赋能,深化“一卡通”管理平台应用,推动公安、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共享比对,运用大数据智能监控、自动预警功能,精准发现虚报冒领、侵占挪用等问题,真正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铜仁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 朱仁达)
工作实践
铜仁市万山区:“小切口”整治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管理突出问题
“针对蔡某案例暴露出的审核把关不严、资金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我们已在全乡开展家庭农场、种植养殖补贴专项核查,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近日,铜仁市万山区纪检监察干部到高楼坪乡开展回访时,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整改情况。
此前,万山区纪委监委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高楼坪乡某社区居委会委员蔡某通过编造“家庭农场”项目虚假申报资料等,骗取国家相关惠民惠农补助资金用于个人开支,最终蔡某受到严肃处理,相关资金已全部追回。
今年以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万山区纪委监委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构建“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职能部门具体整治+区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精准选取民政、卫生健康、农业农村三大领域中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管理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小切口”推动“深治理”,全力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为有效疏通惠民政策落地“卡点”,区纪委监委主动靠前,联合财政、民政、卫健、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建立“信息实时共享、线索快速移送”协同机制,实现监督与整治同频共振。同时,聚焦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申报、审核、管理发放等关键环节,细化监督清单、明确监督重点,紧盯套取骗取、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及优亲厚友、发放不及时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有力震慑。
截至9月中旬,全区共排查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管理突出问题线索45条,立案33件33人,批评教育和处理41人,党纪政务处分22人。监督推动退还群众补贴资金820万余元。
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管理漏洞,区纪委监委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方式,推动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共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61个、建立完善制度4项。比如,针对社会救助发放不及时、惠民补贴发放优亲厚友等问题,推动区民政局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放机制、社会救助经办人近亲属备案长效监督检查机制,从源头规范救助流程;针对补贴资金拨付滞后问题,推动区财政局建立完善到户到人财政资金按时足额兑付机制,优化发放流程,实现资金发放可查询、可追溯,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通讯员 陈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