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5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2022年2月25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精彩推荐
2022年2月8日,我们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再次到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监督检查。走进人头攒动的政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标识十分醒目。我随机访问来“办不成事”窗口办事的群众,湖北籍的李晓娇女士拿出身份证办理回执单,激动地说:“这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事效率很高,帮我顺利完成了身份证异地补办,解了我燃眉之急。”
李晓娇随丈夫来威宁经商多年,平时生意都是丈夫打理,最近丈夫出国生意交给李晓娇照看。近日李晓娇到银行转账时突然发现自己身份证不知何时遗失,便匆忙赶到政务中心申请异地办理身份证,然而李晓娇记不住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也不能提供其他有效证件,异地办理就“卡壳”了。
眼下正是生意兴隆的时节,李晓娇舍不下生意回原籍补办身份证,她急忙地跑向“办不成事”窗口寻求帮助,希望能从这里找寻其他解决办法。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李晓娇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取得联系,通过“大数据”平台查清李晓娇的户籍信息,当天便为她完善了相关手续,不出意外15天后李晓娇便可以拿到补办的身份证。
李晓娇的经历,不禁让我想起半年前在政务大厅督查时碰到的朱春。那时,政务大厅还没有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家住离县城90多公里云贵乡的朱春一早便乘车赶往县城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走进政务大厅时才发现相关证明材料竟放在家中。从云贵乡到县城每天仅有一次班车往返,朱春只能选择在县城留宿一夜,第二天赶回家,第三天再来政务大厅。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如朱春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当天就有12名来自乡镇的群众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成事。为此,我们及时在向政务服务中心反馈问题并提出我们的建议:“能不能整合资源,在政务大厅设立一个窗口专门解决群众办不成的事?”
这个建议得到了政务服务中心的积极响应,政务中心迅速抽调人员组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统筹发挥“盯事在线”“智慧纪检”等大数据平台优势,疏通处理政务大厅其他窗口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在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同时,还受理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慢作为、不作为等作风问题,及时向我们派驻纪检监察组反映,既搞好服务又抓好监督。
在政务大厅组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同时,我们将相关情况向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纪委县监委作了专项报告,县纪委监委将此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抓手,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的重点,督促33个相关部门对1070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授权下放,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工作体系、机制、制度,政务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办不成事”窗口为群众解决问题350多个,政务中心日均接待群众3000人次以上,日均办件量达2800件次以上。
“小切口”同样能撬动工作“大转变”。前后两次督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政务服务质量的提升,体会到了服务的便捷高效。我们将继续通过有力监督,促进责任单位优化提升,让群众从身边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窗口服务部门效率的提升中感受到新变化,增强获得感、满意度。
(毕节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