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8
来源: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干部队伍建设年活动,目的就是要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纪检监察铁军。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务必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立足肩负的政治任务、政治期望,切实增强抓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开展干部队伍建设年,决不仅是组织部、机关党委、干部监督室等几个部门的事,也不只是主要领导和哪一个分管领导单独抓的事,而是当前整个系统的重点工作,是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共同的责任,全员都要参与,大家都要重视。要围绕工作方案,按照省委和孙志刚书记抓具体、抓深入和“五步工作法”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查找、分析和针对性解决问题,落实好各个环节工作任务,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督着一级干。决不允许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
第一,紧扣“政治过硬”要求,持续擦亮政治机关的政治底色
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正风反腐是政治任务,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都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把握。开展队伍建设年,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督促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执纪执法中贯彻政治要求,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效果。
要把“政治过硬”要求体现到强化政治机关的政治自觉上来。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在做到“两个维护”上肩负着重大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机关的政治自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捍卫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贵州的发展,对贵州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做到“两个维护”,首要任务是督促全省各级党组织从党内政治要件的高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发现和查处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行为,坚决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要把“政治过硬”要求体现到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上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纪检监察机关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纪检监察机关政治过硬,首先体现在严查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特别是脱贫攻坚中不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须及时发现、严惩重处。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严格执行规则程序。纪检监察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有一套严密的制度规范、严格的程序要求,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不遵守程序、不执行制度、不落实规则,都是政治问题。必须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该什么时候请示报告就什么时候请示报告,该怎么请示报告就怎么请示报告,不能随意报告、选择性报告,更不能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
要把“政治过硬”要求体现到履行监督首要职责上来。敢不敢监督、善不善监督,能不能扎实履行好监督首要职责,考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担当。有的收到信访举报件却搁置一边、有的办理立案手续却几年时间放着不动,这些都是不担当、不作为,是对党员干部不负责,对纪检监察工作不负责,对党的事业不负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监督这个首要职责,深刻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依规依纪依法做好日常监督和经常性管理,在监督上全面从严、全面发力,真正把监督职责履行到位,确保党内监督和监察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第二,紧扣“本领高强”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当前,纪检监察工作面临老问题和新课题交织,迫切需要纪检监察干部提高能力本领。开展干部队伍建设年,必须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有效回应“本领恐慌”问题。
要提升纪法贯通的能力。要认真学习党纪党规的原文,对重要条款要铭记于心,特别是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中的重点内容要烂熟于胸。要学懂弄通党纪党规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各个党内法规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要具备杨晓渡同志要求的“吐故纳新的能力”。监察体制改革以后、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以来,有的“老纪检”对刑事审判证据要求认识不足,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有待增强;有的“老检察”对党章党规党纪不熟悉、政策策略把握运用不熟练。每名纪检监察干部都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惯性和工作惯性,找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强学习,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要提升利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给纪检监察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大数据、融媒体等新事物,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新的手段。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拥抱新技术,决不能故步自封。要善于借助科技的力量,用科技手段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升级改造,为纪检监察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用好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手段,解决好传统工作模式带来的“人海战术”“效率低下”“重复劳动”等弊端。
要提升案件剖析和文字综合能力。“一案一整改”工作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案件剖析。案件办得再好,要达到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就必须通过文字材料来提炼总结,形成有针对性、警示性、说服力的剖析材料。否则,前期的查处效果就会打折扣,后期的整改也会事倍功半。从目前来看,纪检监察干部剖析案件、文字综合能力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短板。要引导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切实提高这一能力,每查处一个案件,都要进行深透的剖析,强化“靶向思维”,把准关节点、要害处,深入分析发案的原因并教育警醒他人引为镜鉴,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纪律检查、监察建议,真正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目的。
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纪检监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在案件查办中,如果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讲究策略和艺术,只会直来直去,一方面难以突破案件,另一方面也难以教育人、挽救人。即使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审查调查对象,也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唤醒他们的党性意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背离理想信念宗旨、背离党和人民所犯错误的严重性,洗刷心灵,回到正确轨道上来,真诚悔错认错,并以自己的惨痛教训警醒他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落到实处。
要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大量都是与群众面对面的工作。特别是扶贫领域,我们开展的“访重助”专项行动,是必须走进村民家中的。如果不会做群众工作,群众不信任你,就了解不到真实情况,发现不了问题。这次干部队伍建设年,要督促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善于向群众解释党纪党规,宣传纪检监察工作;善于与群众沟通,从群众的只言片语中发现问题;对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必须认真对待、坚决查处。
——整理自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4月1日至4日在毕节调研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