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之窗 -基层动态 - 
事说2021:基层风采丨威宁篇

发布时间:2022-01-29

来源: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开栏的话:

从严治党往纵深,清廉毕节向远阔。2021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清廉为墨铺画卷,纪法作笔著华章。毕节市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推出专题“事说2021:基层风采”,回顾全市10个县市区纪检监察工作特色做法、工作成效、感悟体会。

【精彩之瞬】

图片

图为威宁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在热心接待群众。

【背后故事】
威宁:“办不成事”窗口让群众办成了事

在威宁县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大厅,有一个叫“办不成事”的反映窗口标识特别醒目,到窗口前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今年刚考上贵州大学的赵某拿着助学贷款单,向前来开展监督检查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激动地说:“我的助学贷款有着落了,‘办不成事’窗口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赵某家住农村,父母常年在家务农,家庭收入有限,乡村两级出具证明让赵某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助学贷款。在办理过程中,赵某发现录取通知书不小心落在乡镇上的一个打字复印店了。着急的赵某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寻求帮助,窗口工作人员立刻联系所在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帮赵某寻找录取通知书。3个小时候后,赵某的录取通知书顺利送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顺利办好了助学贷款。
然而3个月前,与赵某有着同样遭遇的朱某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家住该县云贵乡的朱某赶到政务服务中心,发现相关证明材料忘在家里,那时政务大厅还没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云贵乡距离政务中心很远,朱某只得在县城留宿一夜,增加了开销不说,还浪费了大量时间。今年7月,威宁县纪委监委督查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时,发现类似朱某的情况不在少数,仅督查当天,就有12名来自乡镇的群众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成事。在向政务服务中心反馈问题时,督查组提出一个设想:“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在政务大厅设立一个窗口,专门帮助解决群众办不成的事。”
这个设想,得到了政务服务中心的积极响应,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协调下,政务中心迅速组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疏通处理政务大厅其他窗口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同时,还受理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慢作为不作为等作风问题,及时向县纪委监委反映,既搞好服务又抓好监督。
威宁县纪委监委以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为契机,对全县政务服务工作运行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报告提请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政务服务工作体系、机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督促33个相关部门对1070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授权下放,权责清单精细化,办事指南精准化,政务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办不成事”窗口为群众解决问题300多个,政务中心接待群众日均3000人次以上,办件量日均2800件次以上。
【感慨之言】威宁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郭家雄
我们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是结合全市干部作风教育大整顿、找准问题“小切口”撬动作风“大转变”的具体举措,旨在用“办不成事”窗口倒逼所有政务服务窗口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繁、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
以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为契机,深挖群众“办不成事”背后的根源,聚焦干部作风的“堵点”和群众办事的“难点”,瞄准“靶子”,督促全县党员干部严格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限时整改销号。以整改成效彰显威宁干部新形象,体现威宁干部新作为,推动威宁经济社会新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