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22
来源: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家住毕节市百里杜鹃大水乡营山村的聋哑人朱老周一家因孩子生病致贫。当听说乡民生特派组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来村里开展巡回接访,朱老周在妻子的陪同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到村办公室向接访组反映问题。得知他家的困难后,有关部门分别作出免费发放鸡苗、帮助申请临时救助等承诺……。
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百里杜鹃大水乡干群“零距离”对话解难事的一个缩影。
“零距离”接访 心贴心解忧
大水乡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充分发挥村级民生项目监督委员会作用,巡回到村联合村级民生项目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零距离”接访活动,把办公地点搬到群众身边。组织民政、社保、合医、扶贫、农业等业务人员下访到各村巡回开展接访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做到谁接待、谁跟踪、谁负责。
大水乡营山村坡头组村民高祥秀在接访活动现场向工作人员反映,她丈夫王礼堂因生病,已瘫痪卧床在家多年,曾经想办理残疾证,获得一些政策上的扶持,但因山高路远,出行困难,一直未能办理,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乡社事办工作人员张黔忠了解到这位农户的困难后,详细讲解了办理残疾证需要的相关材料,并表示将联系残联,帮王礼堂代办残疾证。
截至目前,巡回接访组共深入全乡8个村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630人(次),收集民情民意231条,受理并按时办结服务事项180余件。
“零距离”约访 一对一服务
在各村开展定时定点公开接访的基础上,大水乡还设立群众民生热线。将乡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组长、副组长及特派组联系方式、受理举报内容等在各村组进行悬挂张贴,方便群众反映问题。高潮村农户樊光梅通过热线电话反映,现在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家中又没有劳动力修整,前段时间把申报危房改造指标的材料交给了村里,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补助。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乡民生特派组及时督办乡政府,要求按照约访的规定时限及时给予答复。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作出回应:“新一年的危房改造调查摸底数据已上报,等上级部门批复后将及时的通过村务公开栏予以公示,请她不要着急。”
在设置民生热线的同时,大水乡还发放3000余张“便民服务连心卡”,群众有困难或问题可以直接拨打“连心卡”上的驻村工作组电话,预约养殖培训、烤烟种植、农家乐经营管理等服务,形成群众电话一打,干部服务到家的工作模式。目前,全乡共接待通过民生热线反映问题群众54人(次),解决民生问题36件,预约服务项目6件。
“零距离”下访 手拉手帮扶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水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和群众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为困难群众送帮扶、送温暖,建立起实干、高效的基层组织服务体系,把下访收集到的相关问题作为整改目标,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所反映的困难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大水乡党委副书记刘凯同志到箐山村开展下访工作时了解到:村民高明珍老人已有80多岁,由于儿子40多岁时就患上精神疾病,儿媳就外出一直杳无音信,还留下两个孙子,家庭经济负担非常沉重。
为了帮助她家早日改善生活,刘凯主动和高明珍老人结为帮扶对子,为她送去了一台打面机和孩子的学习用品,并联系乡农办指导该农户开展家禽养殖,尽量帮助她家增加收入的同时,还扶持两个孩子好好读书,避免中途辍学。
上一篇: 扎实履职 突出重点 创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