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之窗 -审查调查 - 
纳雍:聚焦主业主责 打造纪律审查工作“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7-01-04

来源:毕节市纪委信息中心

浏览量:

视力保护色:


      2016年,纳雍县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着力聚焦纪律审查监督主业,严格按照“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了结”五类标准,对案件线索进行分捡、分流、处置,适时跟踪问效,确保案案有着落、件件有结果、条条有回音。
      聚焦监督主业,推进纪律审查。以适应纪律审查新常态为引领,把安全文明办案放在纪律审查的重要位置,监督查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形成了“纪律红线碰不得”的强劲震慑力,释放了正风肃纪的强势正能量。坚持“多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原则,梳理、登记、跟踪督办问题线索274条320人,立案266件312人,增长156.5%和157.6%;办结200件、党政纪处分227人,增长130.7%和127.5%;涉案金额1782.3万元。
      强化资源整合,推进案件快查。创新纪律审查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办案资源,出台了《纳雍县纪委监察局整合力量快查快结问题线索制度》、《纳雍县纪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快速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施办法》,从整合办案力量、强化办案力度、提升办案效率、层层传导压力、担实肩上责任等7个方面,打造纪律审查工作新常态。实行“思想、行动、作为”三到位,坚持把民生领域、扶贫领域和巡视组、上级交办的“四要案”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26个乡镇纪委、7个纪工委、3个检查室“三个板块”的办案力量,攻坚克难、务求实效,勇闯案件快查快结的新路子。乡镇纪委“拿不下”的案子,由纪工委统一调度办案力量查办;纪工委“啃不动”的案子,由检查室统一调度办案力量查办;检查室“突不破”的案子,统一调度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办案力量查办。
      早提醒早关爱,推进小病早查。着力绑紧主体和监督“两副”责任担子,发挥党委、纪委在“第一种形态”中的“修岔、剪枝、护林”作用,把“提领、扯袖、红脸、出汗”四个真心关爱挺在“不出局、不岔道”的前沿。“五人小组”、县乡纪委“看病两及时”,对问题“处在萌芽状态”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咬耳”谈话,对问题“靠近红线边缘”的公职人员及时进行“扯袖”提醒。一年来,预防提醒谈话1500人次、批评教育党员干部76人、纠错诫勉谈话92人、函询21人、示警约谈65人,让党员干部绷紧廉洁自律弦,时常“正衣冠、去污垢”,坚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远离“禁区、红线”,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廉洁自律准则,把党的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两报告一为主,推进立案调查。坚持同级党委的领导和上级纪委的指导,坚持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涉及副乡科级、乡科级党员干部的案件,向县委报告的同时向市纪委报告。涉及正副股长、科员、办事员、村干等党员干部的案件,由派出纪工委、乡镇纪委向部门党组党委或乡镇党委报告的同时向县纪委报告。县纪委先后57次向纳雍县委和市纪委报告70名乡科级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按照审查程序进行立案调查。乡镇纪律先后146次向同级党委和县纪委报告189名一般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由乡镇党委行文立案调查。
(纳雍县纪委)
分享到: